.
您当前位置: 贝思信翻译 >> Better City, Better Life


"信、达、雅"翻译准则与世博会主题的译文"Better City, Better Life"
顾玉宝
(上海俱能翻译服务有限公司,http://www.aceetran.com)

摘要: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凝结着集体智慧,以极其凝练的语言高度肯定了城市在人类文明进步和美好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也间接地表达了人们通过能动地建设美好和谐的城市,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愿望,具有博大精深的内蕴。作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译文,"Better City, Better Life."采用对称优美的结构和丰富动态的内蕴,通过经典的双比较级传递因果关系,同时兼顾语体整体韵律和语感,以****程度地展现译文的神韵,使得译文与原文形异而神不移,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相得益彰、异曲同工,勉力遵循"信、达、雅"的翻译准则。译文克服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中"城市"词素静态的缺陷,在城市(City)和生活(Life)中均带有一个自体比较的Better, 创造出随着城市的不断美好和谐、生活也因之变得更加美好的动态效果,反映了人们通过能动地建设美好和谐的城市从而享受更美好生活的寓意,使得译文表达更辩证、内涵更丰富,提升了语言的直接表达力,借助英语作为世界语言的载体,以优美的语言结构和韵律向世界的受众辩证地解读上海世博会主题丰富的内涵,引起了全球的共鸣。世博会主题也因此完成了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到译文"Better City, Better Life."最后到 "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的诠释这样完善升华的过程,韩正市长和世博局的领导都认为译文比原文更好,更好地传递出上海世博会的精髓。
关键词: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 信达雅准则、双比较级、对称结构、语感、自体比较、因果关系。


一、 前言

1.
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借助译文"Better City, Better Life."完成其蜕变升华的过程,用 "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丰富其内涵并作出更加辩证的诠释,提高了语言的冲击力。
早在2002年中国申办世博会时,就提出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这个主题。如果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让十几亿炎黄子孙了解世博,为中华民族获得此殊荣和机遇欢欣鼓舞的话,"Better City, Better Life."则是上海世博会走向世界的使者,敲开国际博览局和白宫的大门,走向莫斯科和伦敦,借助英语作为世界语言的载体,以完美的语言结构和韵律向世界解读上海世博会主题丰富的内涵,得到了全球的共鸣,使得全世界的脉搏随着世博倒计时的指针不停地跃动。上海世博会参与具有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吸引了很多有影响力,也非常有多样性的全球参与者,除了上海和中国的吸引力外,世博主题译文也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韩正市长和世博局等领导都认为 "Better City, Better Life."比原文"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更好,更能传递出上海世博会主题的宗旨。


我与世博会主题翻译的缘分始于新浪爱问论坛(http://iask.edu.sina.com.cn/login/edetail.php?eid=169),我是这个论坛的翻译专家,帮忙解决外语翻译中遇到难题,遇到有朋友在论坛上?quot;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征求****译文。我刚看到原文时,感到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表达极其简练,甚至达到"增一字则赘,去一字则损"的境界,是不可多得的语言精品。仅仅8个字就充分地表达了美好和谐的城市与人们美好生活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世博会主题中的"更"字表达了人们对城市在人类文明进步和美好生活中做起作用的肯定,可以间接地赋予世博主题"人们能动地建设美好和谐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等更深层次的内涵(因为汉语中"更"用于比较时,隐含比较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意义。例如,这栋楼比那栋楼高,只是说明这两栋楼的相对高低,可能它们都不高。但如果说环球金融中心比金茂大厦更高,则意味着环球金融中心比金茂大厦都高,只不过环球金融中心相对更高)。

在翻译的过程中,我发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中"城市"是静态的,重点强调了城市在美化人们生活中的积极作用,但伴随这城市化进程出现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紧缺、城市贫困、文化摩擦等负面因素会不可避免地影响人们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理解和认同度。因此在中文意义上,城市化进程与生活美好之间的辩证关系只有通过城市副主题和其他文件作进一步阐述。很显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承载的信息量不如 "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的诠释那样更精确地更辩证地反映出上海世博会的本意,即"人们通过能动地建设美好和谐的城市从而享受更美好生活"。因此,如果严格按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结构直译,也会同样不能传递出所含的"城市"与"生活美好"之间辩证能动的关系,致使国外受众对世博会主题认知度和认同度降低。因此,必须对译文进行精心处理,提高译文的表达力,使其具有完美的表达形式并蕴含足够的信息,在国外受众初次听到或看到"Better City, Better Life."关键几秒内就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经过两次推敲和修改,我在不削弱"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中对"城市"强调作用的前提下,引进经典的双比较级结构,克服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中"城市"词素静态的缺陷,在城市(City)和生活(Life)中均带有一个自体比较的Better, 最终将译文定为"Better City, Better Life.",创造出随着城市的不断美好和谐、生活也因之变得更加美好的动态效果,传递出原文难以直接表达的"人们通过能动地建设美好和谐的城市从而享受更美好生活"的寓意。翻译的过程请见下文。

2.
翻译行业有三大重要准则"信、达、雅"。
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称为译事三难的"信、达、雅"三大翻译准则,泰勒也提出类似的三原则:1.译文应完整地再现原作的思想(类似于严复的"信")。 2. 译作的风格与笔调应贴近原作(类似于严复的"雅")。 3.译文的行文应原作一致,流畅自然(类似于严复的"达")。尽管严复的三字诀与泰勒的三原则在语意义内涵存在差异,"信、达、雅"的准则仍为古今中外的翻译大师认同。信(Faith)就是充分尊重原文,达(Eloquence)就是充分表达,行文流畅。雅(elegancy )就是译文要措辞优雅,从语感韵律、语言结构上尽可能展现目标语言的魅力,凸现译文的品味。上海一位知名教授这样?quot;从事翻译的人员,往往把自己当成了工匠,而忽视了他们成为大师的必须的语言技巧"。这也反映在翻译实务中,"雅"往往被译者忽视。在古代经典的诗词中,很强调作品神和韵(内容和形式),不仅要求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还要求通过韵律、优美的结构来提升语言的冲击力、感染力。

二、 比较级的特点

1.
自体比较和异体比较
在此,我先说一下在比较级当中,存在静态和动态差异。即有些比较级是与时间和过程结合在一起的,具有动感。静态和动态的差异主要取决于比较的内容是异体属性还是同体属性。
异体属性指的是比较的内容是不同对象的某个属性。这样的比较是静态的。例如:环球金融中心比金茂大厦高,比较的内容是这两个建筑物的高度,属于不同的对象,这样的比较就是静态的。The car runs faster than that one(这辆车比那辆车快)。 The street is wider than that one(这条街比那条街宽)。
而同体属性是指比较的内容是同一对象的某个属性在不同时期或阶段的状态,这样的比较就与时间和过程结合在一起,具有动态的特点。例如:Spring comes, it becomes warmer and warmer(春天来了,天气越来越暖和)。The price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物价越来越高了)。His health is getting better and better(他的体质越来越好)。
2.
双比较级结构的特点
我们从同体属性比较的例子中,可以看到一个常用的比较句型"More and More",比较的属性与时间和过程结合起来,具有动态特性。但"More and More"结构中只有一个过程在不断增长,例如前面的三个例句中"温度升高"、"价格上升"和"体质变好",同时句子结构中,语义与语感是明显不对称,侧重突出句子后面成分。
然而,借助"the more, the more"这样的双比较级句型可以实现译文在结构和语义上的对称,简化句子的结构,增强译文的动感,通过主从句传递所需的因果关系,在某些情况下,还能提高了译入语(目标语言)的表达力。例如:
(1) The higher the ground (is), the cooler the air (will be)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2) The sooner,the better(越快越好)。
(3) The more, the merrier(人越多高兴)。
(4) More haste,less speed.(欲速则不达)。
(5) The higher the temperature (is), the faster the liquid evaporates.(温度越高,液体挥发越快)。


不难看到,采用经典的双比较级结构"the more, the more "以后,译文可以在如下几方面受益:
a. 使译文获得对称优美的表达结构。
b. 可以在无损句子原意或者对原句理解的前提下(尊重"信"),省略结构中的部分词项或成分,避免译文冗赘或词语重复,使得语言更加简洁流畅(追?quot;达"和"雅")。
c. 增强了译文的动感。"More and More"结构中,只有一个过程在不断增长,而在"the more, the more"这样的双比较级句型中,却表示两个过程在同时递增。
d. 经典的双比较级结构可以传递因果关系。"the more, the more"的双比较级结构实质上是由两个从句构成,包含第一个"the more"的句子为从句,包含第二个"the more"的句子为主句,从句所述的内容与主句的内容存在因果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上述例子体会这样的因果关系。

三、 翻译过程

1.
初译
在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翻译成英语时,通常会翻译成"City brings people good lives","City makes life better and better"。如果从"更"字作比较角度考虑,将农村视为城市的比较对象,将城乡之间的生活好坏的差异归因于城市化进程,则可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翻译为"Urbanization makes a better life"。 当然也可通过强调性句型突出"城市"这个关键词,相应将其译为"It is city that makes life better"。
"City brings people good lives"只是静态地说明城市是让人们生活美好的动因。"City makes life better and better."动态地反映了美好的生活是个可以不断提升的过程。"Urbanization makes a better life"有点片面强调城市化的作用。"It is city that makes life better"虽然突出"城市"这个中心词,但与其他译文一样在结构和语感上不对称。作为标题的译文,这些译文在语感韵律、表达简练等方面明显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根据"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中城市与生活美好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我将世博会的主题初步翻译成"Good City, Good Life",这样就解决了译文结构对称性的问题,同时也传递了原文中因果关系。用两个简单的句子翻译,突出了城市这个重要语素,与原文"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中城市后面的逗号分隔造成的语感停顿和强调效果是一致的,因此,译文在语感和表达结构上确实逼近原文。
用信达雅的标准来衡量"Good City, Good Life",译文是忠实地反映了原文各语素及其逻辑关系,尽量恪守了"信"的准则,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完全对称的结构和语言也充分考虑了"雅"的要求。然而,该译文只是一种静态的表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中的"更"没有能够充分处理到位,说明译文在"充分表达"方面仍然存在欠缺,在"达"字上仍需改进。

如何让译文"Good City, Good Life.""动"起来?如何在译文中充分地表达出"更"字?在"Good City, Good Life."基础中引入经典的双比较级结构后,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2.
最终译文
在"Good City, Good Life"基础上引进了双比较级结构,就得到了世博会主题的译文"Better City,Better Life."。
"Better City,Better Life"通过经典的双比较级传递"城市"与"美好生活"之间的动因关系,意译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博大精深的内蕴,做到译文形异而神不移,遵循了"信、达、雅"的翻译准则中"信",采用严格优美的结构和丰富动态的内蕴,兼顾语体整体韵律和语感,以****程度地展现译文的神韵,使得译文与原文异曲同工,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相得益彰,勉力遵循"达"和"雅"的翻译准则。"Better City,Better Life"不仅尊重了世博会主题的原意,而且在城市(City)和生活(Life)中均带有一个自体比较的Better, 创造出随着城市的不断美好和谐、生活也因之变得更加美好的动态效果,反映了人们通过能动地建设美好和谐的城市从而享受更美好生活的寓意。译文中表达出两个递增的过程,而世博会主题的原文"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中仅有一个动态过程,即生活不断美好的过程,其中"城市"是静态的,需要通过其他进一步阐述才能揭示城市及其主体"人"之间的能动和互动关系。从这个角度看,"Better City,Better Life"的表达力更佳。
当然,如果将"City makes life better and better."与"Good City, Good Life."结合起来,也可以得到世博会主题的译文"Better City, Better Life."。

参考文献

[1] 王宏印著,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 湖北教育出版社。
[2] 刑殿普 马仁泉主编,英语特殊结构(Special Structure in English),天津人民出版社。
[3] 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